新闻动态
“一带一路”五个问题
2016-11-29 19:38:25  关注:1116次  来源:  作者:



 一 “一带一路”有什么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实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国际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平衡,导致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不平等现象加剧,就业问题突出,国际贸易增长放慢。“一带一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实现亚欧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释放亚欧大陆经济发展潜能,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共同繁荣发展;它是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需要,有利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道路,推动国际体系和秩序朝着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从国内来看,“一带一路”是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有利于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双向开放的发展局面;它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为化解过剩产能提供战略空间;它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增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带一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国内外经济问题的最新实践。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作出的战略举措。“一带一路”战略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一带一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是“中心—外围结构”,并以美国为中心向外围辐射。在这一结构中,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销售、管理、服务等高增值环节,并通过国际投资、产业转移等将低增值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依靠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发展工业,并对外出口,以此带动本身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有效需求减少,“中心—外围结构”循环减弱。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的迫切需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体,中国的市场、资金、技术和产能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这使得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循环。这一循环与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构成了以中国为枢纽的世界经济“双循环”格局。通过第一循环,中国与发达国家进行双向贸易与双向投资,以此促进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通过第二循环,中国对经济落后国家进行资本投资和产业转移,助力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

  “一带一路”是世界经济“双循环”结构的关键环节。“一带一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可以释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潜能,拓展中国与之合作的空间,推动新的经济循环持续、快速、健康运转。“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种国际经济合作构想与安排,也为新的经济循环奠定组织和制度基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逐步落实,随着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不断加强,新的经济循环将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世界经济也将会获得新的、源源不竭的增长动力。

  三 “一带一路”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一带一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并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以“互联互通”为主要内容,旨在打造和平、发展、共赢的经济合作带。一是加强政策沟通。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二是加强设施联通。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加强贸易畅通。减少贸易投资壁垒,优化贸易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经济循环的速度和质量。四是加强资金融通。加强货币政策协调,扩大沿线国家相互贸易投资本币结算和货币互换,深化多双边金融合作,建设区域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合作。五是加强民心相通。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合作目标。“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合作之路。凡是有意愿的国家、地区、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努力和探索;不断建立新的实体和机制,为既有机制和平台充实新的内涵。“一带一路”是共商共建的繁荣之路。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共同推动发展规划对接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区域大合作实现区域大发展,让建设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一带一路”是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一带一路”将从沿线国家共同关切的事情做起,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并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沿线区域合作的贸易投资流、产业合作带、联通发展网、人文交流圈。

  四 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实质上是以经贸合作为先导,带动区域全方位、全领域发展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首先在经贸合作实现突破。在经贸合作中,要首先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它有利于加快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促进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开放型经济全面发展。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中国要明确基本思路,以基础建设为契机、以装备制造为重点、以金融合作为支撑、以市场运作为导向、以自由贸易为旗帜;要做好区域布局,以亚洲周边为依托、深耕非洲广袤沃土、面向拉美创新布局、加快拓展欧洲中东部地区、探索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要把握合作原则,坚持平等互利、注重生态环保、重视转让技术和培训人才、履行社会责任、不附加政治条件;要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强战略规划、形成推进合力,发挥国企力量、激发民间热情,发挥好地方政府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拓展对外合作。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还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在设施联通和资金融通上加强同沿线各国的合作。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水路运输便利化;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能源运输管道安全;加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息丝路;深化各国间的金融合作,加强金融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的作用。二是以法律制度保障“一带一路”顺利实施。中国应在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同沿线国家签署政府间合作纲要,完善双多边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协调体系,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三是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以带动多边经贸合作。中国应同沿线国家在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科技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鼓励通过互结友好城市、民间合作、共同开展公益项目等增进了解与友谊,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根基。

  五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政府通过高层引领推动、签署合作框架、推动项目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平台作用等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果和国际共识。截至目前,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已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持积极态度,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与此同时,中国在2016年初加入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进一步获得了参与欧洲地区项目的优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全面展开,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式签署,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和进展。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亚欧大通道等互联互通建设步伐加快,匈塞铁路建设已经开工,亚美尼亚北—南公路等大项目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1800多列;中国已与20个国家签署相关协议,开展机制化的产能合作,一大批合作项目在各国开花结果。第二,贸易投资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国已在沿线国家建立了50多个合作区,其中在白俄罗斯、泰国和印尼的园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有力促进了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截至今年7月份,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达51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第三,国际金融合作取得新发展。中国与沿线21个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并向7个国家授予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在8个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这些举措都将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和人民币计价海外融资,并提升海外人民币流动性增长。



CopyRight © 2013,www.jnanye.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24小时手机:15054190382 微信:13906409183 QQ:127315251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板桥东苑8号楼4单元1004室 版权所有 济南市安业阀门鲁ICP备13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