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市场的力量--中国与印度的对比
2015-04-20 15:14:02  关注:1072次  来源:  作者:



如果有人让我们在民主和自由市场之中只能选择一项,那么应该选择什么呢?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民主和自由市场似乎天生是一对共生的词汇,一个民主国家必定信奉自由市场经济,而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必定也是一个民主国家。现实是这个样子?答案是并非如此,二者常常以某种形式单独存在。

  印度是世界公认的民主国家,印度的领导人也经常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龙象之争”也随着炒作逐渐升级为民主与专制两种制度的争论,很多人认为民主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而专制将导致经济的衰败。

  不过印度的表现似乎不是很争气,其在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竞赛中迅速掉队了。1990年,中国的GDP为3902.78亿美元,印度为3267.96亿美元,二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24年后的今天,中国的GDP已经增长到2014年的103611亿美元。而印度同期的GDP只有20495亿美元,仅约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印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中国到底强在哪里?

  答案是市场。

  1947年独立后的印度在政治制度上照搬了大英帝国为其留下的民主制度,然而深受社会民主主义影响的尼赫鲁在经济建设上却套用了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体系。发展上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和计划,贸易上使用进口替代政策和高关税政策,并建立起大规模的国营企业。虽然印度的国际环境要远远好于同时期的中国,但经济增长却依然缓慢。

  中印两国的经济状况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发展速度比较同步,经济的差距也始终不大,然而之后却迅速发生了分化。印度的经济依然蹒跚前行,而中国则开始了飞速的增长。究其原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化”。

  几项极具重要性的行动使得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使得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其次是对国营企业的改组,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自己,使其自负盈亏,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第三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并把中国市场向世界开放。伴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的是中国GDP年均超过10%的飞速发展。

  反观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期印度的拉吉夫·甘地政府以及日后的多届政府也曾试图进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但均因为市场化带来的短期阵痛或选举压力等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不彻底的改革导致印度目前国内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首先,各种管制和行政审批不计其数,严重抑制了企业的经营动力和创造力,而且带来了大量的官员寻租空间,引发了严重的腐败;

  其次,对外开放的不足以及对外资的各种限制导致本国无法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第三,国企改革的不到位使得其竞争效率低下,并占用大量资源从而抑制了更有效率的私有企业的发展;

  第四,大量的对农业和燃料的补贴一方面扭曲了价格体系,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另一方面给政府背负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中国利用“专制”破除阻力推进了“市场化”,使得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而印度则因为“民主”中各方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遏制了“市场化”,从而使得经济踟蹰不前。

  历史告诉我们,在当前中国新一轮的改革面前,只有继续推动“市场化”,让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把更多的权利归还给市场,才是正确的方向。 



CopyRight © 2013,www.jnanye.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24小时手机:15054190382 微信:13906409183 QQ:127315251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板桥东苑8号楼4单元1004室 版权所有 济南市安业阀门鲁ICP备13022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