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工程科技与中国现代化
2014-07-16 08:51:04  关注:917次  来源:  作者:



  一、工程科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工程技术方面成就辉煌,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许多堪称人间奇迹的伟大工程。中国古代的工程科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经济总量仍占世界第一位。然而,在这之后200年的全球工业化进程中,中国错过了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逐渐被世界远远甩在了后面。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历经苦难,付出100多年的痛苦代价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要落后挨打,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力推进工程科技发展,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体系,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工程科技成就,为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实现了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跨越发展。一是工程科技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960年第一颗导弹升空,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河”亿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掌握,大大提升了我国综合竞争力。二是工程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推动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三峡工程发挥巨大综合作用,超超临界发电、水力发电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率先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高速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桥梁工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讯产业链条和庞大的通信网络,核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和装机容量走到世界前列。三是工程科技在促进民生改善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以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0%的人口。医疗卫生科技快速发展,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当前的76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工程科技直接地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全球范围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的战略转折点,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而这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力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从依靠资源、投资、低成本等要素驱动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优势上来。

    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不断深化。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同时集成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交叉融合而引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新一轮工业革命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极大的机遇。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面临极大的挑战。新一轮工业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如果我们抓不住这次机会,就要在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就算实现了工业化,还是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远远甩在后头。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中国的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中国要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工业革命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使我们可以不再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地顺序发展。当前,中国可以通过掌握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和“并联式”发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这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三、依靠工程科技创新推动中国现代化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工程科技创新力量。创造美好未来是工程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工程科技人员要切实承担起这个历史使命。未来30—50年,我们仍将牢牢把握住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为发展增添新动力,建设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

    第一,自主创新。加强自主创新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驱动力量是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我们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部署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攻关,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第二,重点跨越。实现重点跨越是加快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国的实力还很有限,各领域的发展很不平衡,发展之路也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抓住核心关键技术,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实现工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例如,在2020年前,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包括核心电子器件和通用芯片以及软件产品、集成电路装备、移动宽带通信、数控机床、油气开发、大型核电站、水体污染治理、转基因、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

    第三,支撑发展。支撑发展是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抓住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把创新成果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尽快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今后10年,一方面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集成电路、数控机床、航空、船海、汽车5大战略必争产业,另一方面重点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通信、航天、发电与输变电、轨道交通、工程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化工、家用电器8大优势产业,以产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要更加关注民生科技,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宜居节约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技术、普惠健康医药卫生技术以及公共安全保障技术,实现科技惠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引领未来。引领未来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工程科技不仅要支撑现实经济社会发展,还必须为未来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和能力,成为引领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总体部署,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先进能源、海洋、空天等前沿技术;发展和培育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工程科技是人类实现梦想的翅膀,承载着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让明天充满希望、让未来更加辉煌。为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而奋斗,是中国工程院及每一位院士肩负的神圣使命。面对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工程院要进一步动员全体院士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团结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勤奋工作,锐意创新,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战线各个领域中的落地实施;要更好地履行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职责,充分发挥院士和专家们的集体智慧,大力开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 2013,www.jnanye.com,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24小时手机:15054190382 微信:13906409183 QQ:127315251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板桥东苑8号楼4单元1004室 版权所有 济南市安业阀门鲁ICP备13022832号